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徘徊在保护边缘的古民居
发布时间: 2010-06-10   来源:网友安迪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古民居,承载着乡土中国千百年的历史记忆。以农耕文化占主导的江西省,遗留了众多古建筑,大部分的古建筑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被开发、被游览,但令人痛心的是,也有一部分古建筑不堪岁月的风吹雨打和未被重视保护,渐次坍塌荒弃或者“流落”他乡……

迷失在“钱途”的古民居保护

 

就地取材 自然质朴 (图片来源:百度)

江西有多少古建筑没有得到保护而倒掉,连历史的浮尘都来不及拍散?这已无从考究。但是古建筑被收购外卖倒是有迹可寻。在盛世收藏网站上,笔者看到,一个ID名为“出售古建筑”的发帖正“出售江西徽式古建筑十余栋”,帖子内容表明,要出售的是十来栋古建筑民居,位于古镇景德镇附近,建于250年~120年前,面积从600平方米~200平方米,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美,保存完好,可以整体搬迁,价钱从50万元~15万元不等,并表明:“为私人所有,没有政策法规问题,完全合法,用做私人收藏或景观设计都不错”。帖子后面,还留有发帖者联系电话及介绍这些古宅情况的博客地址。从该博客上记者看到,待售的古建筑以栋为单位都有标号,共标到第18号,大部分为明清时期老房子,其中不乏保存完整、雕刻精美的古宅和古戏台。有多少未被文保的老房子在此类的古宅“倒爷”手中流落他乡?我们从中看到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

2001年,江西在全省范围内对古村落开始普查,至2009年12月,全省现有6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但仍有12个村尚未编制保护规划。近些年来,我省分别投入保护规划编制经费200多万元和设立了省级基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对分布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给予了大力倾斜。但对大部分急需资金修缮和保护的建筑来讲,也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对更多散落在偏僻地区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来讲,它们虽被当地百姓和政府寄予了厚望,希望凭着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发展当地旅游带来福音,有限的条件却让更多的古建筑湮灭在岁月的风雨之中,只能让人望着残垣断壁长叹。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